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制造系教工党支部现有中共党员31名,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9人,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1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山东省高校十大师德标兵1人、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1人、山东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1人、“泰山学者”系列人才4人、“钱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高等学校首批重点学科首席专家1人等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培育山东理工大学“双百工程”系列人才7人、优秀教师8人。
一、案例概述
党支部围绕学院改革发展稳定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师生员工的作用,积极探索“政治统领、信念引领、立德树人、创新驱动”的教学科研一线基层支部工作机制,推动了系和学院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服务师生和社会等各项工作的开展,在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立项、教学成果、教书育人等各方面均有较大突破,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和荣誉。
二、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规范学习制度,创新学习形式,党员学习动力和效果显著提升
近年来,机械制造系教工党支部在学校党委和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着力打造“制定一个工作计划、过好一次组织生活、发展一批党员、上好一次党课、组织一次实践教育活动”的“五个一”规范化建设工程,建设过硬党支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等制度和要求,创新党支部工作方法途径和学习方法;以校庆日、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教师荣休座谈为契机,开展校史院情教育,增强教师爱校荣院情感;组织教工赴山东省原山艰苦创业教育基地等进行现场教育近10次,激发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创新开展轮流讲党课、观看红色电影、黄大年、唐乐群等先进事迹学习等教育活动,增强学习教育效果,切实激发党员作用发挥的内生动力;依托“灯塔—党建在线”、学习强国等平台,提高学习实效,增强党支部凝聚力;建立“党建书架”,购买党建相关学习资料,制定借阅制度,激发广大党员的学习热情。
(二)关注师生需求,完善帮扶机制,助力师生成长成才
以师生发展需求为导向,围绕“青年教师如何协调教学和科研”“大学生科技创新如何选题”“本科生如何择业”“研究生如何进行科技论文写作和国际交流”等问题,自主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举办“打造过硬支部,助力师生成长”“打造师生沟通绿色通道,助力学生创新创业发展”“送服务建桥梁,促交流共成长”等支部共建活动;深入推进教工党员帮扶困难学生工程,成立“就业指导”“学业指导”“考研指导”“创业指导”“科技创新指导”和“出国留学指导”等六支教师服务团队,与学生结对子,为学生解困惑,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开展青年教师项目申报、课程教学研讨等系列学习研讨活动。
近三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分别为91.86%、93.67%和92.04%,考研率一直稳定在35%左右;10名同学被推免至双一流高校读研,15名学生赴境外交流学习;800余人次参与互联网+、挑战杯、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创新创业科技竞赛,获国家级一等奖40项、二等奖63项、三等奖31项,省部级一等奖134项、二等奖94项、三等奖53项。
(三)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助力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
党支部围绕“抓发展规划、抓人才培养、抓高层次人才队伍、抓文化凝聚、抓党的自身建设”的“五个抓”发挥党组织作用,在人才引进、学科专业建设、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不断创造新业绩。党支部全力落实学校“人才优先战略”,助力学院师资队伍建设首要工程,带领广大党员将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立足岗位,创先争优,涌现出许多教书育人、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的典型,推动了机械制造系各项工作的持续快速发展。
近年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成功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核心专业、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对接产业项目核心专业、顺利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械工程学科获批山东省一流学科、山东省优势特色学科。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立项、教学成果、教书育人等各方面均有较大突破。建设期内,支部及所在机械制造系成员首位获批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课题18项;首位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一等奖1项,发明创业成果一等奖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淄博市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淄博市高价值专利1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余件;获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3项,本科生一流课程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项,校级教学研究项目17项;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四)真抓实干,创先争优,党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党支部围绕学院改革发展稳定开展工作,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抓手,规范开展教师党员集中性和经常性学习教育活动,落实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要求,强化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严格规范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工作,认真做好在青年骨干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深化党支部“对标争先”建设,搭建党支部和党员发挥作用平台载体,党支部工作有力推动了系和学院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服务师生和社会等各项工作的开展,得到了上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的一致肯定和认可。
近年来,党支部先后被评为淄博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淄博市教育系统“红旗党支部”、淄博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对标争先“过硬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基层党建示范点。入选全国第二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三、主要体会
(一)强化支部建设,提升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
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和班子,使其成为党务和教学、科研都强的“双带头人”,在党的建设和专业建设中彰显“头雁效应”,带动党务和育人协同发展;加强和完善支部制度建设,推进支部标准化,增强支部组织力和政治功能,不断提高“三会一课”质量,落实好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和主题党日等制度,不断提升党支部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持续推进推广“支部共建”工作,使其在教书育人、学科发展、专业建设、服务社会等方面推进工作,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中发挥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党建和业务共鸣,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支部对广大师生的思想文化引领作用,担负教育、管理、监督师生党员和组织、宣传、服务师生的职责,将党建工作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培育、机械工程 “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山东理工大学“一人双岗”校城融合工作等业务深度融合,组织和带领机制系党员和教师,立足岗位,创先争优,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学院“高水平学科”建设保驾护航。
(三)重视师生需求,增强服务意识
多与师生交流沟通,主动了解师生动态,及时听取意见建议,以师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契机组织支部活动,进一步增加支部的战斗力和影响力。继续加强“就业指导”“学业指导”等教师服务团队服务力度,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发挥全国师德标兵赵庆志教授“榜样”作用,完善机械制造系“传帮带”机制,促进青年教师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