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科研担使命,甘于奉献育人才——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能源系教工党支部 “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工作特色案例

发布者:朱岩发布时间:2024-03-20浏览次数:12

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能源系教工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1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硕士生导师13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人,淄博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支部以创建学习创新型过硬党支部为目标,以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为载体,以培育五有人才为使命,坚持以党建带科研,在支部规范化建设、科研水平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主要思路和举措

(一)创新党建形式,加强支部规范建设

严格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和每双周四主题党日活动,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加强党员的思想政治引领和教育管理。开展学校大发展,我该干什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等。创新学习形式,通过轮流讲党课、观看红色影视,学习黄大年、唐乐群等先进事迹,与校内外党支部联合举办主题党日等活动,参观朱彦夫事迹展览馆、原山艰苦奋斗纪念馆、沂蒙红嫂纪念馆、沂源618战备电台等多种形式,增强学习教育的实效性,极大激发了支部党员的模范先锋带头作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积极捐款捐物,宣传新冠病毒防控常识,结合我国在疫情防控取得的重大成果,教育引导师生增强四个自信。加强网络阵地建设,拓宽思想教育途径。推出“SDUT农工学院能源系教工党支部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党建成果、工作经验和优秀党员事迹,传递好声音和正能量,拓宽党员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目前关注人数已超过1100人。制订支部《党员活动日制度》等规章制度22项,规范开展组织生活会,强化了支部的规范化建设,支部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加强。

(二)坚持党建带科研,瞄准科技难题攻关

坚持以党建带科研,传承爱岗敬业、团结奋进、甘于奉献、勇攀高峰的能源精神。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注重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培养,构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梯次递进的人才队伍成长体系。蔡红珍教授成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付鹏教授成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淄博市有突出贡献专家。新增校双百人才二层次2人,三层次2人,四层次4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成效。建立基金课题申报辅导制度,形成了老党员带新党员、党员带群众、党群共建工作模式,有效增强了团队的竞争优势,瞄准科技前沿与技术难题,凝聚共识开展协同攻关。近3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各1项,均是我校首次以项目牵头单位承担该类型国家重点项目。另外,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子课题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3项;发表高水平SCI/EI论文68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各1项。

(三)培育“五有”人才,关爱帮扶困难学生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爱学生、有学问、会传授、做榜样四有好老师。组织师生参加先进事迹报告会13次,观看普法教育电影,农民工纪实专题摄影展,开展诚信考试等主题教育活动,强化学生的思想引领和和价值观塑造。与淄博市社会福利院合作建立教育实践基地,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日活动。结合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行为规范等方面的问题,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困难帮扶制度。在能源系教工党支部党员的教育引导下,以2015级农机(新能源班)李余康为代表的的多名困难学生,通过奋发图强、积极进取,荣获山东省励志之星、省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开展强学习、提站位、深反思、促整改专题教育活动,组织举办各类学习分享交流会”13次、考研经验交流会”6次,能源齐心,与梦同行能源班晚会3次,博士论坛5次,起到了很好的带动示范交流作用,能源班近三年考研率均在50%以上。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支部党员主动牺牲节假日,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近3年指导大学生获全国挑战杯竞赛三等奖1项,挑战杯山东省特等奖2项、全国农建创新创业竞赛特等奖3项、一等奖5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8项,大学生的综合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四)发挥学科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坚持致力于生物质能源与材料领域的科技攻关与技术推广,主动发挥科技优势,对标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农业工程一流学科建设,组建博士科技服务团队,到东营市河口区、山东盛和热能有限公司等地市、企业,主动对接企业技术需求,为相关企业提供强力的技术支持。2019年,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淄博市共建淄博能源研究院,力争将其建设成为山东省新能源、节能环保的创新产业基地,合作研发的热泵蒸汽机组入选山东省能源领域重点技术、产品和设备目录。新型生物基功能材料技术科研成果在山东绿森塑木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等得到推广,产品销往东南亚、日本、巴西等国际市场。农林生物质成型与燃烧技术、生物燃油技术在山东禄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得到应用,近三年,科研成果推广为企业新增产值2.48亿元,新增利税2358万元,产生巨大社会效益。

二、先进经验

一是注重党建工作与系部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三会一课等党建工作基本制度,开展形式新颖、载体丰富的党建活动,加强支部规章制度建设,强化制度落实,为促进系部业务工作的快速发展营造氛围、保驾护航,共同推进事业发展。二是注重加强师生思想文化引领作用。坚定立德树人办学理念,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不松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多与师生沟通交流,及时听取意见建议,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和困难,对于各级人才既要爱护尊重,又要教育引导,不断提升教职工的思想觉悟,形成发展合力,助推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三、实践成果

近年来,能源系教工党支部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支部先后荣获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山东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淄博市教育系统 “红旗党支部、淄博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淄博时代先锋等荣誉称号。2019年,支部党建工作经验入选教育部主办的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推进会成果展(全国支部共60家)。以易维明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生物质能源与材料教师团队入选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李志合教授领衔的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利用团队入选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支部成员蔡红珍教授获评山东省教育工会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淄博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其事迹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山东省委组织部灯塔在线等以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为题进行了报道;付鹏教授获评新时代山东向上向善好青年;支部书记柳善建获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22年,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新能源方向)38名毕业生,23人先后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知名高校录取为研究生,考研录取率达到60.5%,排名专业第一。

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能源系教工党支部将对标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要求,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努力做到七个有力,为加快学校农业工程一流学科建设、五有人才培养、科技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新成绩,实现新作为。